English | 微信 |
2025年5月11日是第八个世界防治肥胖日。据最新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约为34.3%和16.4%。这意味着大约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 当体重秤上的数字持续攀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戒奶茶、断甜品,却对餐桌上泛着油光的红烧肉和油汪汪的炒青菜视若无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何丽研究员提醒大家,“超标摄油”现象绝非个例。减肥别光盯着糖,应该先检查自己的日常饮食中是否包含了过多的油,并注 ...
今年以来,广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数字化赋能食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提“智”增效。 一码溯源“固根基”。广西探索推行“人工智能+风险防范+数字化监管”新模式,加快“桂食安”微信小程序等智慧平台建设,构建畜禽产品从屠宰检疫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信息一码追溯机制,将畜禽产品智慧化联动溯源监管覆盖面扩大至广西全区60%的大中型超市、学校食材供应商等食品销售主体。 智慧天眼“强监管”。广西推动云端摄像头和人工智能识别融入食品 ...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近年来,我国护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注册护士数量以年均8%左右的幅度逐年增加,护理专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护理服务、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实施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等,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临床和社会。目前,医疗机构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病区占比超过85%,旨在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常规护理、专病护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护理 ...
如今,肺结节已经成了不少人体检报告上的“常客”。尽管大多数肺结节都不会癌变,但根据结节大小以及性状的不同,定期复查也有着很多讲究。 在刚刚过去的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举办专题访谈,来自肺癌领域的专家,就癌症预防、高危人群特点、筛查以及肿瘤的治疗等热点问题,提出健康建议。 肺结节的定期复查是关键 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的“肺结节”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中 ...
近些年,“红斑狼疮”一词频频走进大众视野。如何科学看待这一疾病?常规体检能发现吗?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刘冬舟。 刘冬舟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多见于育龄期年轻女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保护自身机体不受病原体伤害,但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错误地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和器官。 “很多人将红斑狼疮理解为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疾病。事实上, ...
近期,随着新冠感染人数的增加,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引起了社会关注。1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三级医院要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全力做好老年和儿童重症患者医疗救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月22日,我们将迎来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过 ...
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怎么办?提前吃退烧药是否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对此,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感染新冠病毒后,少量孩子可能会发生热性惊厥。由病毒引起的呼 ...
康复后二次感染的概率有多大?是不是“早阳早好”?能否及时监测到病毒最新的变异情况?……针对当前公众关切的诸多疫情热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进行解答。 热点一:病毒是否 ...
面对疫情挑战,退烧药供应紧张,怎么办?在上海,很多基层社区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药品拆零、共享药架、优先派送等多种方式,保障群众“药事”,尽力让每个有需要的市民有药可用。 药品拆零,系统跟进 上 ...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一组科学家表示,一些人在感染了新冠后未能恢复嗅觉的原因与嗅觉神经细胞持续受到免疫攻击以及相关细胞数量减少有关。这一发现21日在线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 ...
核酸复阳是怎么回事?得过的人会不会再次感染?“早阳早好”的观点正确吗?现阶段接种疫苗还有必要吗?……随着社会上新冠感染者的增多,大家对于“阳过”“阳康”的疑问也在增多。今天我们就来总结分析一些近期的焦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保障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备受关注。老年人如何进行居家治疗?婴幼儿感染后如何照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做好哪些必要准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