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微信 |
近些年,“红斑狼疮”一词频频走进大众视野。如何科学看待这一疾病?常规体检能发现吗?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刘冬舟。 刘冬舟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多见于育龄期年轻女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保护自身机体不受病原体伤害,但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错误地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和器官。 “很多人将红斑狼疮理解为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疾病。事实上,虽 ...
2025年5月11日是第8个世界防治肥胖日。当体重秤上的数字持续攀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戒奶茶、断甜品,却对餐桌上的红烧肉和油汪汪的炒青菜“视若无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何丽研究员指出,这种“超标摄油”现象并非个例,减肥不能光盯着糖,还要注意减少油摄入。 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超重和肥胖风险,还会破坏能量摄入与消耗、脂肪合成与分解的平衡。?何丽表示,提到减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控糖控碳水化合物,却忽视了 ...
事关AI+医疗发展顶层设计,政策层面再出重大举措。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及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数智化转型是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升级,推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在全球医药科技加速迭代与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医 ...
“很多心脏瓣膜病的表现并不是整个心脏疼或者是心慌,很多人的表现是没力气,这实际上可能暗示心功能减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日前接受中新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继冠心病、高血压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瓣膜病影响,其中又以二尖瓣疾病最为常见。 “心脏有四个瓣膜,最重要的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因为这两个瓣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全球首例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人体临床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证实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 胃肠道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涵盖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高发癌症类型。研究团队表示,虽然癌症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对于四期结直肠癌患者而言,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最新开创性疗法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新疗法通过CRISP ...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为更好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医保部门要采取有效措 ...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上海共有14款国产保健食品获市场监管总局注册,31款国产保健食品获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备案,至此,上海已有45款国产保健食品获准注册和备案。 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 ...
2月15日是国际儿童癌症日。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孩子如果患上恶性肿瘤对家庭将是严重打击。儿童出现腹痛、肿块等异常症状,很少有家长会往恶性肿瘤上想,进而造成儿童肿瘤漏诊、误诊。 “目前,恶性肿瘤是导 ...
据最新发表在《自然·电子》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展示了一种可吞咽传感器,当通过消化道时,可以监测其位置,从而帮助医生更容易地诊断胃肠动力障碍,如便秘、胃食道反流和胃 ...
核心阅读 未来食品基于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正在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 ...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孙备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s(以下简称lnc-RNA)影响胰腺癌进展的新机制,为胰腺癌的基 ...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展的一项临床前试验发现,猴头菇中的一种活性化合物能促进神经生长,从而增强记忆力。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神经化学杂志》,有望为治疗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认 ...
近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2023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围绕活动开展、场所建设、产品创作、品牌打造4个核心,深入挖掘梳理全省中医药文化资源,将中医药文化广泛融入百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