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推动企业运用专利制度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经济效益 五部门推动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2024-03-22   

核心阅读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其中明确,2025年实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为大批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率和产业化平均收益普遍提高。


支持中小企业“办大事”的又一政策号角在全国吹响。这一次,是为中小企业带来蓬勃向上的创新动力。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实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为大批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率和产业化平均收益普遍提高。

此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透露,今年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更多的依靠专利技术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这也意味着,制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专利转化较弱等瓶颈,有望得到突破。

政策支持增强企业信心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中小企业兴则经济兴,中小企业活则经济活。

走进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会看到一块镌刻着红色字体的巨石,上面写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广州开发区的三个80%赫赫有名。据了解,这里逾4万家民营中小企业,贡献了三个80%:即全区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全区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这是全国中小企业努力创新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5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46.5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源泉。

近年来,在众多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调查显示,2023年国家政策支持增强了中小企业的信心。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普遍加大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增强自身实力。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指数全年呈现回升走势。2023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最高为89.6,最低为88.9,全年共上升1.1点。

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谢极所说:“我们感受最明显的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通过创新,不少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业绩的改善。”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对于激发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但是,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上述负责人坦言,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资源要素缺乏、专利产业化能力较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壮大。

培育打造样板企业

专利产业化是运用专利技术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过程,也是企业运用专利制度增强创新能力、赢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将“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列为重点任务,对促进中小企业的专利转化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实施方案》正是为落实《专项行动》的要求而出。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采取“普惠服务+重点培育”相结合方式,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具体而言,就是“一条主线、基础普惠、选好苗子、入库培养、匹配政策、按需服务、打造样板、示范推广”。

“一条主线”是指以专利产业化为导向,鼓励支持企业运用专利技术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

“基础普惠”是指以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普遍性、基础性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为导向,汇聚服务资源,增强服务能力,加强服务协同,提升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利化、可及性。

“选好苗子”“入库培养”是指在“基础普惠”的基础上筛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研发能力和专利产业化基础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实施重点培育。

“匹配政策”“按需服务”是指重点面向入库企业,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按需匹配知识产权、产业、金融等惠企政策,加大精准服务力度。

“打造样板”“示范推广”是指打造一批通过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总结其成长壮大的共性做法和成功经验,大力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注重创新、竞相创新、发展壮大。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重点培育样板企业,并从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助推符合条件的企业成功上市,形成专利产业化促进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有效路径。样板企业应具备较高的科技创新和专利转化运用能力,通过专利产业化实现内涵式发展、创新式发展,为广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从而体现专利产业化在实现专利价值、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成效。

鼓励“科技成果+认股权”入股

科技创新需要长期的投入,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小企业的短板所在。目前从实践情况来看,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大,市场化不确定性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突出。

如何畅通资金链,也就成为新政必须解决的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专利等无形资产价值,拓宽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夯实知识产权投融资基础;畅通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渠道,强化知识产权增信功能,有效提高融资效率和规模;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私募股权市场定位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核心功能,促进企业与资本对接;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力度,降低知识产权风险。

据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一级巡视员竺煜介绍,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已初步搭建成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市场设施,逐步建立起符合当地实际和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基础服务体系、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和上市规范培育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企业17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19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12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950家。

《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入库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培育,并给予了更多支持政策,如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等通过优先股的形式投资入库企业,鼓励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等,进一步丰富了入库企业的服务工具和产品;同时拓宽私募基金对入库企业的投资方式,有利于促进入库企业与资本的对接,强化对专利产业化的投融资支持。

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是认股权在专利产业化领域开展的有益探索。竺煜说,因专利等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存在无法准确估值或定价的难题,专利持有人可先与企业签订认股权协议,待专利等科技成果完成产品化验证、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时,根据市场化估值和认股权协议约定获取相应股权,更加准确评估专利的产业化价值。“科技成果+认股权”一方面能够给予专利持有人、企业和投资方更大的灵活性,解决专利等科技成果估值难、转让难的问题,有效促进专利产业化;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专利产业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目前,试点地区已有相应落地案例,有效提升了专利产业化效率,促进了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瞭新社)

编辑:颖颖 责任编辑:申晨

来源:法治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