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读懂中国|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共建高质量发展与国际一流湾区的新机遇

2023-12-03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指引下,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澎湃,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2023122日,以“粤港澳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湾区”为主题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平行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也是“读懂中国”系列会议首次就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召开专题研讨会。

会议由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主持。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的各界嘉宾围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当中香港的新责任与担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为世界新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讲好大湾区和香港故事,以及大湾区建设中国际化科创走廊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研讨会现场(图/瞭新社)

当前,湾区已从濒临海洋的地理概念,嬗变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现象,纽约、旧金山、东京等世界级湾区应运而生,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大陆与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联动合作区域,也在逐渐崭露出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潜力。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前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在会议中从六个方面解读在新时代下香港对国家发展可以做出的贡献。他表示,一是坚定不移维护国家安全,为大湾区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二是不断研究探讨政策衔接,加大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是发挥香港国际化特点,协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行业规则的引领者;四是继续巩固和发展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五是深化青年工作,为粤港澳建设培育人才;六是发挥好香港联通国际的作用,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

他认为,未来香港可发挥强化自身联系内地、联通亚太等传统优势,以及在税率、货币自由兑换、普通法系等制度优势,继续发挥金融超级联系人的作用,为国家深化改革开放作出贡献。同时,也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才,让更多企业都能体会与分享到“一国两制”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红利。

谈及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在《准确把握“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奋力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篇章》的演讲中称,大湾区区位优势无可比拟,海陆空交通便利,制度条件独一无二。同时,大湾区还拥有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正是由于这些优势条件,大湾区有基础、有能力打造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战略支点的建成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他进一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基础坚实,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要素集聚,因此具备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地的独特优势和地位。此外,中国式现代化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明确了发展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就在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将扮演什么角色与与会嘉宾分享观点。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进一步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他表示,要以全局思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融合;要以全球新格局、新视野加速提升大湾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要结合国家战略眼光加快促进大湾区高端要素聚集;要以新发展理念的前瞻思维长远谋划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

在国际传播层面,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教育大学协理副校长周文港在题为《讲好中国故事 要从讲好大湾区和香港故事开始》的发言中称,一是要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上的教育枢纽;二是大湾区里的很多非遗项目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很多资源;三是可以推广公众教育和外展活动,让非遗可以从概念到产业到大发展;四是促进影视娱乐的大繁荣大发展。

关于重点区域及重点领域发展,香港新范式基金会总裁、香港特区政府前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邵善波在谈及河套区时称,要进一步建设“特区里的特区”,需要中央作出决定,深圳和香港两方配合落实。

暨南大学教授封小云在题为《从追赶型到创新型看粤港澳大湾区的跨越和突破》的发言中称,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成为中国迈向创新型发展的先行区和排头兵。我们具有一定的先行条件,正在构筑创新型经济的坚实基础。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发展走势的国际比较时,封小云称,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合作模式已经高质化。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确实有全球竞争力占领顶端的产业和经济功能。同时,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形成的整体经济效益应该高于其他湾区。


(瞭新社)

编辑:侯文哲 责任编辑:维泽

来源:瞭望新时代杂志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