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8
近日,有社交平台用户发消息称,微信正在内测“刷掌支付”,随后该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对此,腾讯方面回应记者称,刷掌支付仅为微信内部技术预研,未开启测试,目前也无应用计划。
据了解,刷掌支付是由腾讯优图和微信支付合作推出的新支付方式,目前还处于内部研发阶段,用户可在刷脸支付设备上体验刷掌支付。具体的操作方式是,用户需要在刷脸设备上注册手掌并刷脸关联到个人微信账号上,在线下消费时,将手掌对着微信支付设备的扫描区,设备确认完成后完成支付。
刷掌支付在金融领域已有先例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早在2015年,就有银行尝试应用过刷掌支付。
2015年,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推出了掌静脉存取款业务,该项技术是与富士通公司联合打造,原理是运用血色素吸光特性取得掌静脉近红外线影像。据相关行业人士介绍,刷掌支付与刷脸支付同属于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且都是“无感支付”,不需要接触设备就可以完成支付动作。另外,相较于普通的密码支付,生物识别也拥有便捷性和安全性。
对“刷掌支付”感兴趣的还有支付宝。2014年的一场科技展示大会上,支付宝当时展示了其正在研发的以生物识别为核心的前沿安全科技包括人脸、声纹、掌纹、指纹、笔迹和击键识别。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与现有的数字密码形成补充,甚至在部分场景和环节,其安全性远超数字密码。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早前公开表示:监管层面越来越重视对数据和个人隐私的保护,而生物识别技术又一定是将来支付介质变化的未来,所以刷掌支付可能是个人隐私保护和便捷快捷支付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平衡,将来可能更加有利于推广、普及、合规。而且在疫情时期,刷掌支付也比刷脸支付更能让大众接受,因为不用摘下口罩。
微信已做好刷掌支付准备
对于是否推出刷掌支付,近日微信方面已迅速作出回应否认。但从微信的一些动作看,腾讯已经对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做好准备。
在今年初举行的2021年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高管介绍称,微信支付能力升级,助力商家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是为私域运营打好基石。在门店数字化、导购数字化、会员数字化、商品数字化等核心环节,微信支付都提供了相应的能力升级。
当中,刷脸支付是重要一环。在2020年,微信支付加码刷脸支付设备的推广。据悉,微信于2020年在原有的青蛙系列智能支付设备之上,增加微信青蛙基础版、微信青蛙Mini、微信青蛙Pro等三大产品方向,为不同商户提供合适的支付设备。
实际上刷掌支付同样基于这些设备,可以看出微信支付希望在已有的成熟设备上增加刷掌支付,为商家减轻更换设备的成本,同样也为消费者提供多样的支付选择。
有长期关注移动支付的业内人士指出,刷掌支付具有非接触性与非侵扰性的特性,所以在健康程度和用户体验感上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应用场景方面,刷掌支付可以代替刷脸支付,运用在线下的各个消费市场中,如餐厅、超市、社区团购等。而且刷掌支付只涉及手掌、商家终端,在与商家终端做交互时,手掌比眼睛、刷脸的可行性、交互性、方便性都要高。
安全性成用户最大顾虑
刷掌支付成功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讨论,从目前社交平台上的网友留言看,大多数用户对该功能的安全性存在疑问。
@可可乐乐ioc:这个真不太需要……
@娜是我的名字你的姓氏:以后不能随便抬手打招呼了。
@魔斗驹:这下真要剁手了。
@逃离现场_:全身上下都能支付,出去逛一圈房子都归银行的了。
@小余好忙好忙:细思极恐,要是犯罪分子极端一点直接……
@他说仙女以身相许:我手掌都带出来了,还可能没带脸吗?
有用户表示,相比于刷脸,她更加青睐刷掌支付,因为比刷脸更方便,且手掌情况稳定,不存在“是否化妆、是否戴眼镜”等问题。商家方面则大多赞成新支付方式推广,因为新模式不仅可以减轻商家的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有效缓解高峰时段排队结账的现象,提高支付效率。
“对支付巨头来讲,生物识别支付一定是5G时代到来时的一个巨大的流量风口,而且能够通过机具达到覆盖商户、用户的多方面利好。”王蓬博补充道。
电信与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的支付手段会五花八门,但能不能普及主要考虑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支付的未来趋势是从简单直接的生物支付进化到人机结合,既解决用户和密码结合的唯一性,也保持密码识别的可更换性,达到安全与便利新平衡。”马继华说。
(瞭望新时代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