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微信 |
近些年,“红斑狼疮”一词频频走进大众视野。如何科学看待这一疾病?常规体检能发现吗?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刘冬舟。 刘冬舟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多见于育龄期年轻女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保护自身机体不受病原体伤害,但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错误地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和器官。 “很多人将红斑狼疮理解为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疾病。事实上,虽 ...
2025年5月11日是第8个世界防治肥胖日。当体重秤上的数字持续攀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戒奶茶、断甜品,却对餐桌上的红烧肉和油汪汪的炒青菜“视若无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何丽研究员指出,这种“超标摄油”现象并非个例,减肥不能光盯着糖,还要注意减少油摄入。 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超重和肥胖风险,还会破坏能量摄入与消耗、脂肪合成与分解的平衡。?何丽表示,提到减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控糖控碳水化合物,却忽视了 ...
事关AI+医疗发展顶层设计,政策层面再出重大举措。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及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数智化转型是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升级,推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在全球医药科技加速迭代与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医 ...
“很多心脏瓣膜病的表现并不是整个心脏疼或者是心慌,很多人的表现是没力气,这实际上可能暗示心功能减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日前接受中新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继冠心病、高血压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瓣膜病影响,其中又以二尖瓣疾病最为常见。 “心脏有四个瓣膜,最重要的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因为这两个瓣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全球首例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人体临床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证实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 胃肠道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涵盖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高发癌症类型。研究团队表示,虽然癌症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对于四期结直肠癌患者而言,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最新开创性疗法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新疗法通过CRISP ...
为什么养生最重要是调养好脾胃?脾虚表现在你的身体上会有哪些症候?脾胃养生的饮食、药膳、运动、情志调理有哪些注意事项?各种胃寒、胃热不舒服,到底该如何对症调理…… 近日,年已八旬的全国名中 ...
秋冬时节,天气干燥,饮食上可适当养阴润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推荐,可适当用荸荠(又称马蹄)来润燥。 郑艳华介绍,荸荠有地下雪梨之称,中医认为其性味甘 ...
有人说穿袜子睡觉可以改善手脚冰凉,帮助睡眠。但也有人说穿袜子睡觉会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身体健康。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门诊确实遇到有患者说经常会手足发凉,晚上穿袜子睡觉,甚至夏天晚 ...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自然增长率为1.45‰,创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如何看待我国当前人口低生育水平?如何提升育龄青年的生育意愿?就社会 ...
据广德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冬季是喝粥的好时候,王孟英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道:“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开始质疑粥的营养价值,认为其营养单一。其实,这并 ...
在1月6日召开的2021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发布了2021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对10个传播甚广的流言进行辟谣的同时,还进行了真相还原。 ...
不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慢性疼痛、失眠、走路摔倒等经历,很多人就认为这些都是“老了就该忍受的问题”。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医师江玲玲提示,老年人因各器官功能衰退、多种疾病共存,会出现多种疾病 ...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部署。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