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大章、大永,看着你们带着一大家子人来,我十分开心,你们不要难过,希望你们一切都好……”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海霞女子民兵连,一段由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民盟温州市委会、温州理工学院联合为潘志民烈士亲属制作的AI视频,重现英雄的音容笑貌,让人泪湿眼眶。
视频中,年轻的“潘志民”用家乡话跟家人道家常。跨越71年的“交谈”让烈士亲属一行人潸然泪下。
潘志民是松阳县水南公社独山村安乐山大队人,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十七师机关文化教员,1954年12月牺牲。家人只知道他被安葬在洞头,具体位置和其他信息不详。两个月前,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2025年为烈士寻亲行动,在寻亲志愿者们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潘志民烈士亲人(详见本报3月24日报道)。
为弥补烈士与家人的遗憾,相关单位联合运用AI影像修复技术还原烈士形象,并通过方言配音,拉近烈士与家人的时空距离。
参与视频制作的温州理工学院教师林森苗介绍,他们基于前期技术修复的烈士遗照,通过音频驱动表情生成,辅以人工优化技术,构建数字人形象。制作过程中,他们反复调试模型参数,调整烈士面部细节,确保数字人形象真实自然、情感饱满。
看罢视频,潘志民烈士亲属一行人来到洞头烈士陵园潘志民墓前祭奠。抚摸着大哥的墓碑和遗像,年过八旬的潘大章再次泣不成声:“大哥啊,70多年了,才来看你,太不容易了,爸爸去世前还念叨着你……”
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表示,自今年为烈士寻亲活动启动以来,他们与高校等单位联动,吸纳青年志愿者加入为烈士寻亲队伍,通过各种创新形式赓续红色血脉。他们计划继续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烈士寻亲提供更多支撑,用科技照亮烈士回家路。(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